首页 > 资讯 > 艺术展览>正文

集结两国13位绘画大家 中德艺术家作品展开幕

7月9日,“庆祝中徳两国建交45周年——‘融合’中德艺术家作品展”开幕式在北京慧和天语艺术空间成功举办。

7月9日,庆祝中徳两国建交45周年‘融合’中德艺术家作品展开幕式在北京慧和天语艺术空间成功举办。本次展览是由北京慧和天语艺术空间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德国杜塞尔多夫自由绘画学院提供学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徐里,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中国文化部文化参赞贾新建,德国杜塞尔多夫自由绘画学院院长、德国Novalis大学协会理事Jens Kilian(严思?克利安),德国波鸿造型艺术学院教授杨起,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唐承华,慧和天语艺术空间馆长郭翠萍等各界与会代表做了精彩发言。他们认为,当今时代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也是艺术交流与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应更加广泛地开拓创新艺术发展的新路径。本次艺术家作品展以北京慧和天语艺术空间为平台,集结了当代中德两国13位绘画大家,极为生动、有效的促成了中德绘画艺术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本次开幕式之前,中德双方参展艺术家就对于当代绘画艺术的传承、交流与创新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问题集中、交流直接,是一场真诚的关于艺术的讨论与对话。这无疑为我国民间文化交流途径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式。此外,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军、德国杜塞尔多夫自由绘画学院院长、德国Novalis大学协会理事Jens Kilian(严思?克利安)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也参加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工作部副主任贺绚主持。

徐里高度评价了慧和天语艺术空间对于中德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他谈到,近百年来,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极大,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树立文化自信,积极发扬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同时,文化传承是创新和创造的过程,我们应不断进步,在创新中继承传统。郭翠萍女士表示,希望我们能从交流中看到机遇,把国外的优秀艺术带进中国,也把中国的优秀文化推向世界。同时,慧和天语艺术空间能够为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为文化发展不遗余力地做出贡献。

不同的地理风物势必会促生出不同的文化风貌,但艺术是沟通不同文明的神奇编码。历史不断证明,美术、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分享时代经验、增进彼此理解、实现文化发展互助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德双方45年来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合作与发展,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努力,其中文化艺术的交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艺术家作品展就秉承开放与包容的共同愿景。双方艺术家们具体以绘画为媒介,就时代经验的体认、艺术形式的创新、传统艺术的继承、不同艺术间的互融、未来艺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和真切的交流。

本次艺术家作品展展出中德双方共计13位艺术家为礼敬中德建交45周年、展示不同文化底蕴与文化魅力力的精心之作。他们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徐里;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王少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代艺术中心主任杨重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版画系主任王华祥;福建省画院书记张永海,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唐承华;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代表艺术家、德国波鸿造型艺术学院教授杨起;德国杜塞尔多夫自由绘画学院院长、德国Novalis大学协会理事Jens Kilian(严思?克利安);德国批判写实主义绘画代表艺术家、国际著名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家协会Malkasten主席Robert Hartmann(罗伯特?哈特曼);国际著名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家协会Malkasten策展人、艺术博士、画家约翰内斯?奥夫?德?拉克;杜塞尔多夫自由绘画学院教师、画家Anja Garg(安尼亚?嘉格);德国特里尔自由艺术学院讲师、画家Claudia Schmidt(克劳迪亚?施密特)。

北京慧和天语艺术空间自创建以来,依托多个领域、多个国家的艺术大家与广泛的社会资源,已先后举办多场大型作品展,获得社会一致好评。慧和天语艺术空间以创新艺术发现、传承艺术价值、服务生活艺术为准则,多年来致力于搭建艺术家与大众、艺术家们之间的沟通桥梁,生动体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充分发挥了民间内蕴的文化艺术生产力。本次13位中德艺术家作品展,不仅促进了两方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同时也把国内外真正优秀的绘画艺术品带给了人民。郭翠萍表示,将不遗余力的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文艺生活化。

本次艺术家作品展在北京慧和天语艺术空间的展览时间为7月9日到7月29日期,8月6日到12日将远渡德国杜塞尔夫进行巡展。

分享

推荐信息